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电视剧《大江大河》和《都挺好》成为了最大赢家,这两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都是以家长里短为主线,引得了观众的共鸣。而在青田,也有这样一位“90后”女作家何乐逸,她的作品贴近生活和现实热点,笔下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就是省作协会员、省网络作协会员、市网络作协理事——我县青年作家何乐逸。
记者见到何乐逸的时候,她刚刚结束新作品的出版工作,这本以笔名俞慕出版的书籍《一家四口》依然聚焦在何乐逸最为感兴趣的现实题材上。生不生?生几个?何乐逸在这本书里以全面放开两孩的政策为背景,以二胎为切入点,围绕当下社会中“职场妈妈”“二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等热门议题讲述。贴近生活、源于现实的题材也让这部作品入选了2018年度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原创作品扶持项目。而这也是何乐逸第三部围绕现实题材、社会热点创作的作品了,她不跟风现在热门的玄幻古风小说,也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悬疑作品,反而热衷描写最平凡人物的家庭琐事。
“我对婚恋关系的题材特别感兴趣,第一本书是写试婚、恐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现状,这个群体现在遭遇了什么状况特别值得去关注。所以想把他们反映出来,也算是在社会上留一个痕迹。”何乐逸说。
何乐逸对于文学的热忱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作为在青田出生的孩子,何乐逸也曾经跟随父母在国外生活。初中出国的何乐逸因为刚到意大利,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孤独的她便将说不出的话一一写了下来,文字便成了何乐逸慰藉乡愁的良药。
“我感觉出了国之后接触中文少了,反倒对中文越来越喜欢了,感觉阅读中文能让我更加靠近祖国,所以我每天都会读中文书。”何乐逸说。
从2011年出版第一本书籍到现在,何乐逸已经有将近10年的创作生涯了,在这期间她共出版了六本书籍。而《一家四口》从创作到出版,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对于现在的网络创作大环境来说,何乐逸不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她更倾向于“慢工出细活”,一个词语一个情节都能让她在办公桌前想上几天几夜。
何乐逸表示,每个作品都要经过构思、拟大纲,才会动笔写作,在写《一家四口》的时候,由于自己对二胎家庭的感悟没那么深,中间出现过推翻重新写的情况。在她看来,每本书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现如今“碎片化阅读”的大势下,“纸质书”消亡论甚嚣尘上,但是对于何乐逸来说,不管传播文字的介质有什么区别,创作的热情都会一如最初。生活的境况有悲有喜,而在何乐逸的书中永远有一个乌托邦,寄托着她笔下的众生百态。
“写书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让自己写作水平更加精进。”何乐逸说, 她希望传达给读者深刻的思想,给人以虽然生活艰难但是结局还是美好的期望。
林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