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苗

读《童年》有感

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山路校区 杨志斌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罢,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有人说,童年是一首美妙的诗,歌颂美好和幸福,也有人说童年是一艘漂泊的船,充满凶险和不安。对于高尔基来说,童年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人物就是高尔基,他在父亲病逝之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外祖父野蛮粗暴,曾经因为生活琐事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两个舅舅利令智昏,为了争夺财产整日争吵斗殴。母亲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离家出走了。从此阿廖沙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如果说悲惨的遭遇给阿廖沙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那么外祖母的爱就是刺破黑暗的一束光,她给阿廖沙带去了慰藉和呵护,让阿廖沙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与美好。除了外祖母,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都为阿廖沙注入了面对苦难的勇气和信心。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为。面对苦难与不堪,阿廖沙坚定自我,不向命运低头,而是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昂扬姿态练就刚毅的性格来直面生活。

假如苦难不能将一个人摧毁,那么它必定成就那个人:坐着“扭扭车”的张亮让灵魂歌唱,实现扼住生命咽喉的雄心壮志;贫贱不能移的林万东谱写“知识改变命运”的华章;从无声中突围的江梦南吹响人生嘹亮的号角……

《童年》告诉我们:命运或许有不公,但是苦难并不可怕,悲惨亦无足畏惧,只要我们抬头望天,充满坚韧不拔之志,俯首看地,怀揣脚踏实地之心,定能像高尔基一样成就伟大人生。

2023-03-03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320269.html 1 3 读《童年》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