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佳霁 见习记者 饶晓咪) 近几年,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作案手法不断翻新。近日,青田传媒集团推出的“媒”好同行携机关单位公职人员为大家送上了“反诈宝典” 。
此次直播邀请了县职业技术学校的一老师,与观众分享自己险些被骗的亲身经历。今年七月份,该老师接到一位自称京东客服的FaceTime视频通话,称其曾开通过“京东金条”的贷款业务,作为公职人员必须关闭该贷款。随后多位骗子连番上场,分别扮演银监会人工客服和反诈中心警官,对该老师继续实施层层诈骗。幸运的是该老师防范意识较高,并没有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当我抽身出来以后,我就想如果我的亲戚朋友遇到这种骗局,他们会不会没有我那么幸运,会上当受骗,所以我就想到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让更多人知道。”该老师说。
多种诈骗方式重重叠加,如何才能辨别针对公职人员诈骗的各种套路?反诈民警王子牵就在直播中公布了近期我县公职人员受到的多起诈骗案例,除了较为常见的“刷单返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熟人”等诈骗手段外,“冒充领导”“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类型的诈骗,属于诈骗分子为公职人员“量身定制”的诈骗手段,往往成功率较高。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96110或110,并保存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