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瓯江之畔,青田江南榕堤。温溪,滨江小城,美丽的瓯江河畔、郁郁葱葱的古榕群,实力强劲的工业企业都在见证这座小镇的繁荣与变迁。
去年,温溪镇全镇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这座有着丰富经济资源的滨江小城,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枫桥经验”的青田实践。
2002年11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青田县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参观时,留下了“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的殷殷嘱托。
“我们牢记‘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的殷殷嘱托。”温溪派出所所长徐鸥说,自此,如何让“枫桥经验”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剂成为了温溪派出所的工作目标之一。
于是,在这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土地上,诞生了丽水市首个“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青田县公安局温溪派出所,也出现了“枫桥经验”企业版的警企驿站——意尔康平安工作室。
记者 叶佳霁 项沁豪
小调解室升级为警企驿站
1995年,意尔康鞋业有限公司在温溪成立,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不断壮大,成为了国内单厂规模最大的鞋业集团之一。
“那个时候工资发放形式以现金为主,不像如今都是打到银行卡。有一些不法分子故意蹲在鞋厂门口,去抢员工的钱。”负责当时意尔康所在地片区的老民警曾建伟回忆,当时意尔康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企业规模也不算小。一旦发生纠纷,无论大小,员工基本上都会选择报案。
“那个时候纠纷多得叻!”意尔康公司人力发展部工作人员楼肖云回忆说,“因为都是天南海北各地来的,每天吃住干活都呆在一起,别说同事,老乡、夫妻之间都会产生各种纠纷。”员工不能安下心来工作,企业也就无法专心发展。于是,温溪派出所开始定期组织安保人员在企业附近巡逻,也便于在员工遇到矛盾纠纷时及时介入——这也成了警企驿站最开始埋下的那一粒种子。
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基层的矛盾纠纷往往是琐碎的小事,有时候是几百元钱的财物纠纷,有时候是流水线上、夜宵摊上说多了喝多了就起口角了……”温溪派出所和意尔康公司都意识到,面对企业里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集中力量快速处置,才是让企业内部矛盾不激化不恶化的最好办法。
2006年,温溪派出所与意尔康公司经过讨论,将人力资源总监办公室改造成调解室。随后,温溪派出所向其派驻民警和专业调解员,将调解室升级为警企驿站。
“之所以叫‘驿站’,就是希望不论员工们在外面有什么样的矛盾,到了驿站,首先要减轻压力,把心态摆正,将矛盾一一讲清楚。”徐鸥解释,现在警企驿站还有个更直观的别名,叫“平安工作室”,既要让外地人有归属感,又要让本地人有舒适感。
警企驿站
打造解纷“朋友圈”
如今,集调解、服务于一身的“警企驿站”意尔康服务中心不仅服务厂区的近6000名员工,还覆盖了温溪镇东部的126家企业,成为当地调解矛盾纠纷的“金名片”。
在温溪镇西边的安特孵化园正培育着30多家小微企业。今年,温溪派出所联合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立安特联勤警务站,设置服务区、安防体验区、培训区等功能区块,日常化开展各类业务办理和反诈宣传培训。联勤警务站也吸引了当地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司法、法院等部门入驻,政务服务更主动、更靠前。
“设立安特联勤警务站可以让园区的小微企业安心、专心地开展生产经营,减轻企业负担,方便员工办事,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安特园区党总支副书记、安特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耀祖夸赞道。
此外,温溪派出所坚持源头治理,发扬“井边议事”自治传统,融合“港侨管事”“榕树之家”等13支群防群治力量队伍,巧用30名社区警务队员,盘活96个网格资源,优化布局了169个警格,扩大调解“朋友圈”,共画解纷“同心圆” ,建立起具有侨乡特色的温溪治理模式。
15年解决1900多起纠纷
见证者说
“自从有了这个‘警企驿站’后,我们工人有任何思想包袱,派出所民警和企业里的调解员都会第一时间想办法给我们解决。没有了思想压力,我们干起活来就轻松多了!”在温溪派出所和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召开的警企驿站交流会上,车间工人潘湘豫一边说着,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如今的警企驿站已经在意尔康园区内运行了17年,经历了多次迭代升级,从当初那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到现在集接待室、调解室、服务室于一体的多功能调解场所。调解室里有一张长桌,上面放置着主持人、调解员、甲方、乙方、见证人等桌签,墙壁上则挂有调解团队的照片和警企驿站的调解流程图。右手角落处有一个橱柜,按照年份被整齐放置在内的是28册矛盾纠纷调解资料。
“这些资料是从2008年开始,那个时候我们警企驿站开始规范化运行,正式设立调解台账和卷宗。”意尔康人力行政部经理宋成说,这里面清晰记录着15年间发生的近1900起矛盾纠纷,可供随时查阅、调取、跟进。
翻开2008年最早的一份资料,记录着一次发生在车间的纠纷——两名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琐事产生口角矛盾,引发双方争吵。最终经过调解,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这一沓纸张已略微泛黄,有些材料就写在一张便笺纸上,甚至是从练习本上撕下一张纸上做成调解书,虽然略显简陋,但都清晰完整地记录下当时矛盾纠纷的前因后果,而这些笔迹都来自于警企驿站调解员宋明建。
“我既是调解员,又是企业员工,我的优势就是人员熟、距离近。如果在企业里发生纠纷,我就可以第一时间去化解,让矛盾不出厂。”宋明建说。
继续翻阅2014年的卷宗,可以看到增加了调解目录、矛盾调解登记表、调解书、当事人情况等具体内容,处理结果也按照白(口头调解)、红(书面调解)、蓝(资料存档)三色区分。
当翻阅到2022年的资料时,首页则是《2022年意尔康股份有限公司矛盾纠纷调解卷宗目录》,根据日期、事件、调解结果、时间类别、所在部门、调解员、后续跟踪等条目分列记录。每一件卷宗都由矛盾纠纷调解登记表、当事人档案信息、情况记录、调解协议书等组成,严整规范,已然是一本完整的人民调解台账。
“碰上简单纠纷,由企业部门负责人包案调处;一般纠纷由联企民警牵头快处。重大矛盾隐患则实行派出所所长负责制,联合乡镇综治、司法等部门化解。”徐鸥向我们拿出了2022年的调解资料,88起企业内部纠纷中,需要派出所出面协调处理的只有15起。
28册矛盾纠纷调解资料,见证了意尔康警企驿站化解矛盾纠纷愈发醇熟,也成为警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根据历年数据统计,截至目前,警企驿站已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63起,其中95%化解在企业内部,基本实现涉企纠纷不出企业。
最开始埋下的那粒种子在经过17年的探索实践后化为了企业里的一片好“枫”景。
青田县公安局温溪派出所所长徐鸥:这片“枫”景会越开越旺。
60年来,“枫桥经验”一直在发展、始终在创新,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一本源要义没有变。
温溪派出所经过74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代民警的薪火相传,始终不变的是温溪派出所守护平安,护企优商的初心和使命。
言践于行,行惠于民。在我们温溪派出所的营房内,有一口千年流淌不息的古井被完整得保存在内。2006年,批建的新营房将这口古井圈了进来,我们考虑到群众对古井的深厚感情,最终将它保留了下来,并用水管将井水引到营房外,方便群众日常取用。
无论是千年古井还是警企驿站,它们背后所映射的就是我们身为公安人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不曾褪色的使命。
人民满意是一条走不完的路,群众工作是一本翻不完的书。作为一张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名片”,温溪派出所将始终高举“枫桥经验”光荣旗帜,传承好群众工作优良传统,树立好人民满意的公安派出所典范标杆,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排头兵姿态奋力打造“枫桥式”勤廉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