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柔妤 见习记者 杨晨曦) “看一下,我们拆开来以后就是三个零件,这是两个扣子的按钮……”近日,鹤城街道西门社区睦邻汇——共富工坊第5期培训课开课,十余名妇女、老人正围坐在桌子面前仔细聆听工作人员关于抽绳纽扣组装的注意事项。
“我平时没什么事情做,现在有这个来料加工培训班,我不但戒了麻将,还能通过这个工作赚点零花钱。”初次体验来料加工的西门社区居民金少珍在听完讲解后迅速上手。
自西门社区睦邻汇——共富工坊成立以来,每周固定开展的来料加工培训课程吸引不少闲散在家的居民前来参加。周建玲是睦邻汇——共富工坊的第一批学员。平时的她每天都要到学校门口接送孩子,有时候一等就是个把小时。自从她加入社区共富工坊的来料加工队伍以后,每天的等待时间都有事情可以干了。“我每天都要接送孩子,等待的时间用手工制作补贴家用,每天手工有40至50元收入。”周建玲说。
来料加工是促进闲散劳动力转移,低收入农户增收最直接最现实的门路。目前,已有近200名居民在社区的帮助下加入来料加工队伍。据来料加工经纪人周苏琴介绍,每月光发放的劳务费就有10余万元。“厂里主要是服装、头饰品等来料加工产品,操作简单,灵活就业,而且量非常大。”周苏琴介绍,由于量大经常会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自从社区共富工坊成立以来,联系了很多闲散在家的妇女,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同时为大家增加一点收入。
西门社区成立睦邻汇-共富工坊成立一月有余,通过建立“扶持扩面+平台搭建+技能培训”产业联动模式,有效助力家庭妇女、陪读妈妈等群体就近就业增收,确保家庭工作两不误,钱袋后代都兼顾。
“截至目前,我们共开展了5期培训,100余人参与其中,也带动了70多户老人和家庭妇女再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让我们社区内闲置的劳动力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鹤城街道西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舒王玲表示,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推进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建设,不断拓宽来料加工产业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服务创业就业网络,带动广大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持续放大家门口的“共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