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自强) 近日,在季宅乡下庄村红花油茶种植基地内,来自省林科院的专家团队们正在制作喷洒所需的花粉液。工作人员摘取油茶基地内红花油茶的花苞,将其与其他产地的红花油茶花苞混合,经过分拣、清洗、过滤再加入蔗糖、硼酸,便得到了淡黄色的花粉液。
“油茶花自花授粉的效果并不好,通过多品种搭配制作花粉液,可以有效提高油茶的授粉率。加入蔗糖可以为花粉萌发提供能量,硼酸则是促进花粉管的发育,也可以提高后期座果率。”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陈友吾说。
油茶花的授粉比较依赖昆虫的活动。因今年低温、大风天气频繁,季宅乡红花油茶基地的昆虫活动相比往年也减少了许多。因此,依靠自然的昆虫授粉便难以完成基地内所有红花油茶树的授粉工作。“相对于自然授粉萌发所需要的时间,无人机授粉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使抛粉管的萌发率达到80%,并且排除后期恶劣天气的影响。”陈友吾说,采取无人机授粉的方式仅需几个小时的飞行撒粉,100余亩的红花油茶便可以完成授粉。
2021年,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开始部署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提出要大力实施机械强农行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此,今年县林业局与省林科院合作,共同开展现代无人机技术在浙江红花油茶品质提升及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同时,加强对红花油茶病虫害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红花油茶的品质、产量与效益。
“我们会持续加深与省林科院以及亚林所等这些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加强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经济效益。”县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叶苗说,下一步,县林业局还将继续通过科技赋能的方式提升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效益和质量,降低林农的劳动力成本,助力全县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