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沙清不出来,会影响生产效率……”在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内,执行院长刘俊友正在与项目主管商讨一款新的电磁阀产品,他们决定从电磁阀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控制策略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全面的产品优化和改进方案。目前,研究院正与浙江兴核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洽谈,拟开展年产3万吨精密铸造高复用陶瓷覆膜砂产业化项目。该产品投产后,将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水处理等领域,能够更加精准控制流体流量、方向,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000年,刘俊友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怀着对铸造事业的满腔热枕,他选择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回想入职之初,他说:“上大学的时候,我对铸造专业并不熟悉,那时候只知道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我开始对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体会到铸造技术是制造产业、机器制造行业的基础,对各行各业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刘俊友还从事过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方面的工作,也逐渐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情结、有了情怀。
现在,刘俊友主要从事清洁绿色铸造技术工艺装备研究开发、储能型铸造技术和高品质铸件的低成本铸造技术的研发。“刘院长常常带领我们实地调研、走访企业,让我们动用学校和研究院的力量真真切切为企业解决问题。他做事严谨认真的,也很负责任,接手的项目更是细致完善,保证亲力亲为。”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项目主管王睿嵩说。
2023年初,刘俊友与自己的科研团队来到青田,基于青田的本土优势,他们决定在这里成立研究院,希望通过“产教研融合”的形式,实现双赢的最终效果。
同年10月,青田青年创业大厦正式启用,北科大研究院也成为首批入驻的高校研究院。“我们高校不乏科技成果,不乏科技人才,但是缺少成果落地的土壤和条件,成果的落地与转化还需要中试产业化的阶段,需要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刘俊友认为,北京科技大学青田新材料研究院的成立将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研究思路。
深耕耘,谋发展。近年来,刘俊友主持、参与了《大型铸钢件铸造工艺CAD》《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套工程技术中试与产业化研究》《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套工程技术中试与产业化研究》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在推进项目进展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宽研究领域和方向。刘俊友介绍道,铸造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复杂、性能优异的零部件和产品,能够在推动工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科研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有着坚韧不拔、不服输、不认输的精神,我希望通过青田这片沃土来实现我的理想与抱负。”刘俊友表示,未来,他会带领团队通过青田研究院这个平台,针对不锈钢产业与阀门产业这两大青田优势产业,引进北京科技大学的智力资源、科技成果,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我县企业结合起来,使新技术能够转化成生产力,真正在青田落地、生根、结果。
陈胤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