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要闻

19载农遗传承 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记者 张俊英

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在青田,一田两用、稻鱼双收,稻与鱼相互交融,形成了和谐的共生场景,这一传承了1300年的耕作景象,就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2005年6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首个乃至全球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2005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门作出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2022年7月17日-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并作出重要指示,成就了青田的高光时刻。青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从传承保护到产业升级,摸索出一条农遗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引领产业升级

提升“农遗+经济”发展动力

近年来,青田不断对农遗产业进行扩容升级,对标“五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稻鱼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及田鱼养殖规模。并在鲜活鱼真空包装、田鱼干深加工、农产品贴标等方面进行创新,让稻鱼米、田鱼等农遗产品能以质取胜、以量致富,实现稻鱼米农民亩均增收近2000元。同时,精心培育农遗“地瓜经济”。借助浙西南首个农产品出口销售平台,开设海外农产品专柜、海外仓,实现农遗良品越洋出海,青田稻鱼米也被“端”上120多个国家的餐桌,成为外国人眼中的优质“洋货”。

促进科教融合

深化“农遗+社会”价值内涵

青田积极探索农遗研学模式,开发农遗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加强农遗研学科普教育,打造集农遗体验、红色涵养、生态游憩、拓展培训于一体的方山谷农遗文化园研学基地,获评第三批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近期,2024年暑期夏令营活动即将开营,届时,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插秧、捉鱼等特色农事,感受农遗魅力。此外,方山乡还推出了“一亩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认领种植活动,邀请消费者成为“农场主”,体验种植和收获乐趣,为农遗文化注入新活力。

创新文旅融合

塑造“农遗+文化”全新篇章

借农遗东风,办农遗节庆。近年来,青田持续深化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开展“农遗保护日”系列活动,常态化组织“稻鱼之恋”系列开犁节、丰收节等创意农业活动,形成农文旅融合、产学研一体的新型乡村旅游业态。此外,还通过重塑文明乡风、挖掘稻鱼文创、开发“农遗+”旅游线路等手段,深挖农业文化遗产内涵,使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由县农旅投公司投资的《青田小田鱼》动画片开播仪式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和动漫爱好者的目光。此前,该动画还成功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锦绣荧屏精彩视听一一电视陪你看中国”文旅主题电视节目,(下转二版)

2024-06-07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460512.html 1 3 19载农遗传承 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