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 攀) 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桥,可以说是一个地区文化历史的见证者,为保护好辖区内的古桥建筑,8月23日,阜山乡针对辖区内文物古桥开展整修保护工作,不仅恢复古桥的坚固与美观,更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原始材料与历史风貌,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
在周宅村,工匠们正在对村内历史文物迎龙桥进行着修复工作,他们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对古桥进行了细致的清理与修复。对于破损严重的部分,工匠们精心挑选与古桥原始材料相近或相同的石材进行替换,并通过精细的切割、打磨、拼接等工序,确保每一块石材都能严丝合缝地嵌入原位。同时,对于能够保留的原始构件,如雕刻精美的支柱、木栏板等,团队更是进行了精心的加固与修复,力求恢复原貌。
“我们踏勘之后发现主体的构件保存较为完好,这次就不动修缮主体的木构件了。”施工方负责人项泽民表示,目前迎龙桥的修复工作主要针对古桥出现的地基沉陷问题展开,预计修复工作将在年底前完成。
据了解,阜山乡现存文物82处,古桥14座,其中毓秀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木廊桥群为省级省级文保单位,迎龙桥为县级文物保护点,2024年这三处桥均已在修缮流程中,剩余几处保存良好。修复工作自启动以来,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场施工人员通过详尽的前期调研与规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力求在保留古桥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恢复其使用功能。
此次古桥修复工程,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更是对当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贡献。下一步,阜山乡将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