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侨乡教育

夏丽芳:以农遗之光 点亮小华侨的爱国情怀

近年来,方山乡学校教师夏丽芳,以乡村为舞台,以农遗为笔,书写着对小华侨深沉的爱与期望。

走进方山乡学校,仿佛踏入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在这里,夏丽芳老师已经默默耕耘了17个春秋。她对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了如指掌,对学生和家长更是亲如家人。“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小华侨,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夏丽芳动情地说,“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根。”

方山乡是“华侨之乡”“田鱼之乡”“农遗之乡”,独特的华侨文化衍生出一群特殊的儿童,被称之为“小华侨”,他们聚集在方山乡校。夏丽芳老师坚持以小华侨为关爱教育对象,以农遗文化为教育素材,创新性地开发了农遗特色教育体系,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形成特色从认知到实践的全过程教育,让学生内化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通过多年来的农遗特色教育,该校的小华侨对于农遗文化已融入血液,“人人知农遗、人人讲农遗、人人传农遗、人人爱农遗。”学生们纷纷表示,夏老师带他们去插秧、养鱼,那些课本上的知识都变得活灵活现了。不仅学习到了农遗知识,更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在夏丽芳的职业生涯中,教学与研究始终相辅相成。她不仅在教学一线辛勤耕耘,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我。近年来,她有多篇教育论文、案例和课题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并多次在县级分享工作经验,引领年轻教师共同成长。年轻教师纷纷感慨:“夏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业。”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其个人教育教研成果显著,3篇教育文章在国家级报刊和杂志发表,1篇“双减”案例荣获浙江省优秀“双减”案例,多次在县级分享工作经验,主持多个课题并在县、市级获奖,多篇论文获奖。夏丽芳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学校年轻教师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引领他们同步成长。这些成果都凝聚着她的汗水和智慧,更是她热爱教育的体现。

对于未来,夏丽芳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坚信,教育就是一条且思且行的路。”她表示,“我将继续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用爱和智慧去点亮更多小华侨的心灵之光。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张俊英

2024-08-28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484672.html 1 3 夏丽芳:以农遗之光 点亮小华侨的爱国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