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玲晓 通讯员 陈军武) “林主任、卜主任,你们对我的关心我都记在心里,真的太感谢了!我现在感觉身体状况好多了……” 在县人民医院807病区,患者邱阿姨一边兴奋地对着手机屏幕连连挥手,一边表达着自己的谢意。在肿瘤内科副主任卜媛的贴心陪同下,邱阿姨正借助手机视频,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肿瘤内科主任林颖进行着程会诊。让邱阿姨即便身处家乡病房,也能如同在大医院一般,享受到顶级医疗专家的悉心照料。 此前,62岁的邱阿姨因“腹痛发热2天,同时血象异常升高”,情况危急,被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们面对白细胞、血小板数值双双急剧攀升的危急检验指标,初步判断无法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情况不容乐观。县人民医院接诊团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了“山海”提升工程专家响应机制,以争分夺秒的速度完成了转诊通道的审批流程。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较量中,县人民医院与温医大附二院紧密协作,开启了一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接力,为邱阿姨的救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邱阿姨转诊至温医大附二院后,由血液肿瘤科、泌尿外科、超声介入科、感染科、影像科、脊柱外科等多科室组成的豪华专家团队迅速集结,通过MDT(多学科会诊)模式,对邱阿姨的病情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诊断分析,揪出了引发这场病症的罪魁祸首——肺炎克雷伯菌。在精准诊断邱阿姨的病情为“脓毒血症、肾旁脓肿”后,泌尿外科的专家团队在超声引导下,为邱阿姨实施了微创介入脓肿穿刺引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成功引流出100ml散发着恶臭气味的脓液。后续的脓液培养结果再次验证了血中细菌的来源,术后第二天,邱阿姨的体温便恢复了正常,各项血象指标也开始稳步下降,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尽管邱阿姨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但肾旁脓肿的引流吸收仍需要 2-3周的规范治疗。考虑到邱阿姨和家人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温医大附二院充分利用双向转诊系统,将邱阿姨完整的诊疗方案、详细的影像资料等关键医疗信息,实时回传至县人民医院肿瘤血液内科。在邱阿姨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卜媛承担起了至关重要的沟通桥梁角色。 每天,卜媛都会前往邱阿姨的病房,进行细致入微的查房工作。同时,卜媛会密切关注邱阿姨的各项检查报告,例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数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有无异常波动。完成这些细致的病情收集工作后,卜媛会以电话或者线上会议的形式,将患者的最新情况毫无遗漏地汇报给林颖。林颖则会依据这些详实的信息,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且科学的更新调整。而卜媛在收到林主任更新后的治疗方案后,会第一时间为邱阿姨和家属耐心讲解,确保他们清楚了解后续治疗的方向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与专业照护,助力邱阿姨顺利康复。 如今,邱阿姨回到了家乡病房,在这里继续接受温医专家通过远程查房给予的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