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富人吃大象粪便”的新闻着实惊掉了众人的下巴。上海一家人均消费近4000元的餐厅,竟推出一款以消毒烘干后碾碎的大象粪便为原料的甜品——“鲜花插在香粪上”。此消息一经传出,舆论瞬间被点燃,很多网友纷纷感慨,如今的消费世界,荒诞程度已突破想象边界。
令人作呕的大象粪便,经过商家一番所谓“高温杀菌”的操作,把它包装成了高端餐桌上的“独特美味”,还敢开出3888元一位的高价。先把味道搁在一边不谈,单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审视,这简直就是一场健康豪赌。专家早就明确指出,哪怕经过高温处理,哺乳动物粪便中大概率还残留着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根本无法做到彻底清除。那些花大价钱去品尝此等“美食”的人,无疑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将健康置于险地。
这场“美食界闹剧”以被立案调查而落幕。深挖这一消费现象背后的心理根源,不难发现,那些愿意为大象粪便甜品买单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已然深陷消费主义的泥沼。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部分人一味凭借购买昂贵、奇异甚至奇葩的商品或服务,来凸显自身财富,展示与众不同,以此证明自己身处“高级圈层”。
商家精准拿捏了这类心理,制造各种“伪稀缺品”,利用信息差,编造一个个溢价故事,哄着消费者主动掏腰包“品尝”。从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鸡”,到陶罐保温6小时的“白粥”,再到如今的“大象粪便甜品”……无一不是这种畸形消费主义逻辑的“杰作”。商家虽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但不能摩擦消费者的“智商”,精心编织“智商税”骗局。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更实诚的餐饮行业,没有虚头巴脑的花招,更没有以“皇帝的新装”为包装来忽悠消费者的伎俩。
对消费者而言,真正的高级绝非靠这般荒诞猎奇的消费行径来体现。真正的财富价值,理应体现在对社会的积极回馈与贡献之中,以及对优质生活的理性追求、对知识与艺术的深度鉴赏投入。消费本应是为了满足合理的生活需求,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沦为盲目跟风、炫耀财富的傀儡。
所谓“象粪美食”,其实恶心至极。面对这类离谱得找不到北的消费噱头,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别让虚荣占据上风,最终沦为消费主义荒诞闹剧中的笑料。同时,监管部门也有必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坚决杜绝此类违背公序良俗、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奇葩商品”堂而皇之地上架入市。毕竟,我们不能让猎奇消费扭曲了大众的三观,而应倡导理性、健康、有价值的消费理念。 张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