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晓蕾) 近日,青田县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建设工匠(砌筑工、电工)”项目的实操竞赛在祯埠镇小河坑工业园区举行。270余名砌筑工、电工选手同台比拼,以精湛技艺展现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
在砌筑工赛区,选手们严格按图纸要求,精准测量、砌砖抹灰,力求墙体平整、灰缝均匀。另一侧电工赛区,选手们则屏息凝神,面对复杂的电路图,剥线、连接、调试,动作干净利落,确保每一处接线都准确牢固,安全可靠。现场弥漫着专注与技艺碰撞的炽热气息。
“比赛完全参照农房建设实际场景设置,比如电工项目就增加了漏电保护器安装等安全模块。”大赛总裁判、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方忠祥教授介绍,大赛不仅是技艺的较量,从识图布线到安全规范,每一项都紧扣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这正是培养“实战型”工匠的关键标尺。
“这比赛是咱手艺人的‘试金石’。” 从事机床线路维修十余年的青年电工蔡玉碧率先完成接线后坦言,平时在车间单打独斗,这次与全县高手同台,更加明确了精进方向。
作为连续两届乡村工匠技能竞赛的举办地,祯埠镇依托赛事资源和产业优势,已培育出30余名乡村工匠,推动工匠月均增收超1500元。祯埠镇党委副书记邱希阳表示:“我们正积极推动技能培训与本地休闲椅等特色产业结合,让工匠精神真正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锻造坚实的技能基石。”
本次竞赛由县住建局、人社局、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主办,构建起了“理论+实操”的立体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县始终将乡村建设工匠培育置于人才战略高地。据悉,我县已连续举办多届此类竞赛,为全县培养、选拔、储备了具备扎实技艺的乡土人才,有效服务了当地乡村建设与发展。我县将以此次竞赛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培训—竞赛—认证—使用”的全链条培育机制,让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在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积累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