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柔妤 通讯员 徐静静) 清晨5点,天刚蒙蒙亮,位于三溪口街道白浦村的杨梅山上已是一片忙碌。梅农姚阿姨正小心翼翼地将刚采摘的杨梅装入篮中,抢抓时间将新鲜杨梅运送到青田侨乡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园区,进行经预冷抽湿、挑拣称重、密封包装等工序。“现在有了冷链物流,我们的杨梅能卖到国外去了!但是要赶在‘黄金6小时’内完成预冷处理。”姚阿姨笑着说,手上的动作丝毫不敢怠慢。
白浦村地处瓯江流域,自然环境优渥,作为青田核心杨梅产销区,全村杨梅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年产量超1100吨,其中大棚种植面积占全县80%。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份来自瓯江畔的鲜美,近年来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各部门构建杨梅保鲜贮运冷链体系。在产地端,要求农户严格把控“黄金6小时”保鲜窗口期,必要时配备冷库,管控好产地“最先一公里”。针对流通运输环节,要求商户使用食品级EPP泡沫箱、蓄冷剂无毒检测认证等,联动物流平台开辟“4小时航空+高铁”冷链专线。
截至目前,通过这套完善的冷链系统,青田杨梅已成功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7000公斤,实现“当日采摘、全球尝鲜”。“从枝头到舌尖,我们为每一颗杨梅的保鲜保驾护航。”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冷链体系不仅延长了杨梅的销售半径,更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让梅农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今年来,三溪口街道白浦村以“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为抓手,在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帮扶下,以产业为基、创新为魂、共富为旨,构建“食安守护+产业升级+共富共享”模式,实现杨梅产业从种植到品牌营销、农旅融合的全链条升级,生动诠释了“食安促共富,共富筑幸福”的理念。
为了让群众吃得放心,连日来,县市场监管局依托“浙里点检”平台,针对性开展 “百姓点检”杨梅专项活动,强化源头风险防控。今年已累计开展杨梅快检48批次,其中包括34批次摊位抽检和14批次市民送检,所有批次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同时,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青田杨梅巡查分队”,规范本地杨梅商户随货附“农产品质量承诺达标合格证”,打击外地杨梅假冒本地杨梅等虚假宣传行为,维护青田杨梅品牌形象;组织计量专项检查,规范杨梅交易市场电子秤使用,严打“黑心秤”,确保交易公平,让“放心秤”成为“食安共富”的诚信基石。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