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要闻

从“卡脖子”到“反超跑”

青田阀门闯出“智”造突围的破局之路

本报讯 (记者 尹 力) 近日,在兴核智控生产车间,刚从流水线上搬运下来的阀门精密构件正在接受工人们严苛的质量检测。只见工人们拿着扳手来回敲打铁质铸件,逐一确认细节部位,确保这些阀门品质的优良可靠。这批超低温阀门构件曾是长期被日韩封锁的技术产品,如今不仅实现国产化替代,更在性能上实现超越。

“现在国内超低温阀门构件在日本进口的量,一年大概是两三个亿左右,现在是先让我们做出10%的量去替代这批构件,并逐步将10%的量往95%以上的量方向靠拢,最终完全通过自己的技术改变依赖进口的现状。”浙江兴核智控董事长夏礼达说,生产超低温阀门构件虽是块“硬骨头”,但他认为别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到,将不断以自主创新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如今,兴核智控的年产值已迈过3亿元大关,并在浙江杭州、江苏南京等地设立研发中心,直接面向一线城市合作商需求进行高效研发,为解决国家重大项目关键核心阀门等高端装备被“卡脖子”的问题提供创新路径和优质服务。此外,该企业还积极推动“产品进口”转变为“技术出口”,2025年预计实现度阀门出口额达2000万元至3000万元,在高端装备领域重塑竞争主动权。

自立门户,孕育技术迭代的时机;产学融合,厚植创新突围的土壤。在青创大厦北科大青田研究院,科研团队正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特种钢材的微观结构,随着电脑屏幕的持续放大,如星子般散布的陶瓷沙颗粒在基体中清晰显现。专家们将通过它们的微观图像推测具体性能,从而选择更为优质的阀门原材料,让“实验室成果”成功赋能阀门全链条生产。

“我们学校的技术成果多数源于实验室成果,但还不是产业化的技术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打通一个一个重要的环节,最终建成中试基地。”北科大青田新材料研究院执行院长刘俊友说,如何将高效的实验室成果通过中试基地的孵化,变成产业技术成果,这是他们要做的事情。

如今,在北科大青田新材料研究院的推动下,不仅搭建起实验室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的桥梁,更以实际行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为青田智控阀门产业链企业负责人及科研人员开设首期金属材料理论培训班,系统开发涵盖不锈钢材料基础、腐蚀原理、性能测试技术、表面处理工艺、材料选型应用等五大模块的定制化培训体系。就在去年9月,研究院还成功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入选,并公示了首批聚焦阀门材料关键技术攻关的自研科技项目,让实验室里的创新火花逐步转化为阀门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

(下转二版)

2025-06-25 从“卡脖子”到“反超跑”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59570.html 1 3 青田阀门闯出“智”造突围的破局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