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杨梅季的到来,家家户户在品尝酸甜可口的杨梅的同时,也要小心会“添堵”的杨梅核。
《食疗本草》中曾描述杨梅:“性温,上主脏腑,调腹胃,除烦愦,消恶气,去痰实。不可多食,损人筋,然断下痢。”因其性温,服用过多后易引起上火,故民间流传食用杨梅时,连核吞服,可防止上火。所以,每年杨梅成熟季节,就会有很多市民因吞下杨梅核而腹痛就医。
近日,县中医医院急诊接诊了一位腹痛伴腹泻5天的76岁患者张女士,经腹部CT检查,系胃肠道内积滞多个杨梅核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最后接受住院治疗。
目前,张女士通过暂时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治疗,配合中药汤剂消食导滞,已将杨梅核全部排出。
县中医医院医生提醒:杨梅连核吞下,不仅没有降火的功效,反而会引起肠梗阻,严重时可出现胃肠道穿孔。因此在食用时要分离果肉、果核,食用任何水果都要吐核。
据悉,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由杨梅核等异物造成的肠腔堵塞、粘连带压迫、肠管扭转都称为机械性肠梗阻。这类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往往是梗阻部位以上产生强烈肠蠕动,出现强烈的腹痛,之后由于肠管过度疲劳而呈暂时性弛缓状态,腹痛也随之消失,但如果患者的肠壁呈现缺血坏死则会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
杨梅好吃,有口皆碑。希望大家在品尝杨梅的同时,不要嫌麻烦,千万要吐核,防止意外发生。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要更加当心,吞食杨梅核还可能误入气道,引发窒息风险。
舒旭影 夏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