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打通“两山”转换路径 做好农旅融合文章

小舟山乡党员干部凝心聚力 带头助力乡村旅游产业

本报讯 (记者 叶春笼) 昨日,在小舟山乡黄圆平村的枫叶轮民宿,乡干部正与村两委干部商讨民宿的装修事宜。再过不久,这家由老旧房屋改建而成的特色民宿就将投入使用,有效缓解该村旅游产业兴起后的游客居住问题。

黄圆平村是典型的浙南山区村庄,由于地处偏远,青壮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经商务工,缺乏较好的产业,村里的常住人口大多是老人。近年来,黄圆平村的党员凝聚合力,在上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乡村的生态优势,围绕“乡村旅游”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红枫大道、开放花溪谷景区、推出“欧式侨墅”农家乐等举措,使黄圆平村的村容村貌和旅游产业蒸蒸日上。

“村庄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最关键的核心在于村里的党员干部,是他们给了黄圆平村‘破茧重生’的动力。”章作西是黄圆平村的其中一名乡贤,长期在江苏经营百货生意。在章作西记忆里,小时候的黄圆平村不仅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泥泞、灯光黑暗,且露天随处可见灰寮、牛棚、茅厕,脏乱不堪,根本无法与现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村容村貌联想在一起。

章作西说,村庄最开始的变化要从4名党员的一次聚会说起,正因为这次的聚会,几名党员分别在村里带头开起了酒吧、民宿和农家乐。一时间,乡村旅游成了村里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我们也很意外,几个人如此小小的一个举动,居然引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所以,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贤开始返乡创业,有的开农家乐,有的开民宿,原本宁静的小村庄瞬间就热闹了起来。”章作西回忆说。

正如章作西所说的,这几年,黄圆平村的变化着实大,这个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更是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黄圆平村在党员、乡贤的众筹下还成立了旅游公司,开发花溪谷景区开启生态旅游创收之路,公司协议在景区开始收益后盈利的15%作为村集体收入;成立了“4个半党员”民宿联盟,打造特色民宿致富之路,民宿营业额的10%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2019年实现了22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黄圆平村党支部书记章厚岳介绍,不仅仅是党员干部带头助力村庄发展,从2017年开始,省住建厅每年也会给予黄圆平村2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2017年支持180万元用于打造千米长的红枫大道,一改往日露天茅坑、灰寮遍地的脏乱形象;2018年支持200万元改善村庄道路,实现了家家户户门前通车;2019年支持200万元推进“上改下”项目,让黄圆平村的环境面貌实现了大变脸,并获得了“美丽宜居示范村”“党建示范村”等一张张金名片。

黄圆平村的跨越式发展仅是小舟山乡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其中一个缩影。近年来,小舟山乡通过农旅产业发展带动村庄建设,有效推进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收,初步实现了产业富、人文美、环境优。同时,该乡不断打通“两山”转换路径,通过发展油菜花经济和梯田观光休闲产业,引进杭州宏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专业旅游开发公司。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小舟山先后被评为省级绿色发展先行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合作基地,并创成全县首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

小舟山乡党委书记季铭表示,自入选丽水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乡镇以来,他们深入推进“诗画小舟山”农旅发展战略,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初步实现“用好生态招引好产业、让好产品卖出好价值”的目标。下一步,他们还将持续深入农文旅融合,紧紧围绕“稻鱼农园、花谷云田,打造诗画小舟山”的发展战略,提升“诗画小舟山”品牌知名度,打通GDP和GEP之间的转换通道,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0-07-01 小舟山乡党员干部凝心聚力 带头助力乡村旅游产业 2 2 青田侨报 content_92299.html 1 3 打通“两山”转换路径 做好农旅融合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