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源自中国古代神话,说的是一位仙人用手指一点,就把石头变成了金子。这则颇具神话色彩和传说意味的故事,在浙南山区的青田县却“轮番上演”。温润如玉的质感,细腻如丝的纹理,让青田石成为了如黄金般的存在,充当起了如流通货币般的等价交换物。
还房贷、付首付这类原本用纸钞、数字货币才能进行的交易,用一块石头照样“行得通”。到底有多么价值连城,才能与动辄百万的房屋相提并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城,揭开奇石背后的神秘面纱。
灯光冻、封门青、薄荷冻、田墨……这些婉约柔美、清丽脱俗的名字,均来自于青田石。早在1700年多前的六朝时期,就有墓葬用青田石雕刻成的动物做祭品。到了明代,许多青田冻石块料直接运销南京等地,被文人墨客作篆刻印材。
就这样,这些如玉一般剔透的石头在水墨江南“风靡一时”,成了拥有厚重历史沉淀的“千年丹青”。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她在时光流逝的扉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难掩她本身的天生丽质和缤纷绚烂。
上天似乎对青田石格外偏爱,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其中。黄、白、青、绿、黑、灰……它五彩斑斓,却尚青、尚淡,不妖艳、不张扬,宛如一幅石上丹青,凝固的神韵呼之欲出。
色彩缤纷、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玉石,像被女娲耐心雕琢过般,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稀世珍品,在世界大舞台展现她的风采与美丽。她的源远流长、她的色彩斑斓、她的风情万种,都成为了她“千金难求”的前言。
慢慢的,她的名气跟随着华侨的脚步一同走向了世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奇石。来自世界各地的“石雕商贾”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在石头的故乡一览它绝美浮华的真容。
由此,“石头可以抵房贷”的俗谚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了行业内交易的一种手段。
华侨广场上对弈的儒雅老人、流连茶馆品茗的温柔大婶,都是这段过往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他们的印象里,早在十多年前,“以石换房”就一度成为潮流。仅2011年一年,青田就用这种模式成交了65套商品房,总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抵扣的600多件青田石雕及各类原石,总价值达2000多万元。如此,这种以石换房、抵押房贷的模式在石头的家乡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了青田人独有的情怀和记忆。
张清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