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刊

叶顺风:心系群众 步履不停

方山乡松树下村“95后”村支书叶顺风,自上任以来,他以心系群众、步履不停的姿态,带领村民共同描绘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2021年,叶顺风担任方山乡松树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到村子里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遍访乡亲,收集村民们的各种意见建议。很快,叶顺风发现旱季用水难是每个村民都在反映的问题,也是涉及全村村民基本生活的难题。叶顺风没有退缩,亲自上阵,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成功争取到四百余万元资金,在松树下村、倪岸村、郑岸村3个自然村分别建立起供水厂,彻底解决了全村1700余人的饮水问题。

“这两年,我努力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村里通了自来水,铺上了舒适的沥青路面,晚上走在村子里也有路灯相伴,希望这些小小的改变能带给村民们切切实实的幸福感。”叶顺风说。

基础设施完善后,叶顺风便将工作重心放到村里的老人身上。松树下自然村是典型的华侨村,青壮年大多在国外或者省外工作,村子“空心化”严重,260名常住人口中有225名老人。

“我是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体力,只要老人们有需求,一个电话我就会赶到,搬家、打扫都不在话下。”叶顺风说。夏日炎炎,考虑到老年人易中暑,他会挨家挨户送去清凉的瓜果和防暑用品,细心叮嘱老人们做好防暑降温。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叶顺风更是成为了他们的“腿脚”,无论是采购生活必需品,还是陪同就医,他从不言苦。

此外,叶顺风还联系县慈善总会,在松树下村村委大楼里建起了全县首个“爱心洗衣房”,组织洗衣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收集难以清洗的床单、被罩、棉衣等物品,且不收取任何洗衣费用,切实解决了村里老人“洗衣难”的问题。

叶顺风坦言:“想当好村党支部书记,不简单。但是,只要村民们认可我的工作,我就觉得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叶顺风身上吃苦耐劳、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品质与他的援疆经历密不可分。2018年,叶顺风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新疆专项计划。三年的支教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也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根植心中,他深知乡村振兴需久久为功,结束援疆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

每一项工作,都是对村民幸福生活的承诺,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只要心里想着群众,就有干不完的事。这条路虽然不好走,但我会一直走下去。”叶顺风说,作为村里的“领路人”,肩负的不仅是党的重托,更是群众的期盼。因此,他将始终保持那份初心与热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饶晓咪 季慧芷

2024-07-08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470008.html 1 3 叶顺风:心系群众 步履不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