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饶晓咪) “现在下床走路已经没问题了,膝盖也不痛了,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 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人民医院的病房,王大爷正在进行术后康复练习,困扰他长达十年的病痛终于解决。
近日,王大爷因前列腺增生前往古蔺县人民医院治疗,术后膝关节却异常肿痛,结合病情和临床经验,医生收集关节积液,送入检验科。检验科医生杨伟雄及其团队利用新引进的偏振光显微镜对关节积液样本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很快在组织液中发现了焦磷酸盐结晶,明确诊断为焦磷酸盐结晶性关节炎。
“偏振光显微镜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关节液中结晶的观察能力。”杨伟雄是本次青田—古蔺东西部协作专技人才,他负责牵头开展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项目。在挂职期间,他发现结晶类关节积液在本地占比较大,而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往往较为困难,便开始查阅大量文献,并与其他同事共同沟通探讨后,决定引进偏振光显微镜设备,开展项目研究。
“在未使用偏振光显微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观察到少量结晶,很多结晶与背景融合,难以观察。”杨伟雄分析道,在患者的关节液里查到尿酸钠结晶跟焦磷酸钙结晶这两种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在偏振光显微镜下,焦磷酸盐结晶呈现出明亮的条形、菱形、长方体等各种形态,而尿酸钠结晶则多呈针状,两端尖细。这样痛风与假痛风就容易诊断分辨,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对症下药,为结晶类关节腔积液的诊断提供了更精准有效的检测手段,大大降低了漏检率,其作用堪比狙击手配上了“高倍狙击镜”。
随着偏振光显微镜的引入,古蔺县人民医院成为泸州市首家开展偏振光显微镜检查项目的医院,这不仅是医院技术升级的重要标志,也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杨伟雄表示,以前需要送到泸州或成都进行的检查项目,现在在古蔺县就能完成,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患者。他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古蔺医疗工作者一起将这一技术持续发展下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