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叶星煜 通讯员 陈佳男
从限本人办理业务到可亲属代办、上门教办,从一事要跑多地办到一窗即办、村镇可办……近年来,县社保中心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发展的方向,线上线下双向创新,积极推进社保办事服务更全面、更便利、更智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拓展线上微服务
实现海外办事零距离
“喂,你好,请问我现在人在国外,可以办理社保参保吗?”近日,县社保中心接到一个来自意大利的越洋电话,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其需求后,仅用5分钟时间,就顺利为其远程办结了社保参保业务。
在侨乡青田,接到这样的海外咨询电话,是各个办事窗口的常有之事。为解决海外华侨不能及时归国、国内无亲属代办等问题,县社保中心推出“微管家微服务”线上服务模式,设置微信服务专号,通过文字或语音收件,辅以照片视频取证,构建“群众随时能提问,管家随时能回答”的服务通道,成功打破了跨区域时差限制。
“微信服务专号的开设,除了提供涉侨服务,还能让县域内行动不便、操作不熟悉的老年人享受到便利。”县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后,每年需进行一次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当事人通过微信联系微管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视频对话或视频证明等操作审核,即可完成资格认证,有效缓解了老年人“不会办”的问题。
2024年,“微管家微服务”微信服务专号已提供微信咨询近3000次,完成办理业务500余件,业务交办率达100%。
拓展线下党群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2024年来,县社保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为核心,组建党员服务小分队,打造在办事大厅“窗口固定党员上前”、在社区实现“群众在家服务进门”、在企业实现“员工上班培训进企”的动态服务模式。
在温溪镇安特工业园区,一场以“解读工伤保险”为主题的培训正在进行当中,县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细致地为企业员工科普工伤保险相关知识。
“感谢你们,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大厅了解工伤保险的事情,刚好你们到企业来培训,省得我们跑一趟,这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安特集团员工老王前不久在工作中受伤,对企业工伤保险的报销流程不了解的他,拉着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这样的培训不仅仅在温溪镇安特工业园区举办。2024年,县社保中心党员队伍先后进青山钢铁、山口建工等企业开展培训105次,进社区开展上门服务31次,为广大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管理和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宣传及答疑,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拓展干部学习渠道
搭建干部技能“充电站”
2024年,县社保中心建立了“社保论坛”学习平台,通过科室轮动进行业务知识讲解,传达最新政策,并结合当下社情民意进行有针对性学习与调整,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在县社保中心登记申报科的办公室里,科长彭铃静正在做资料整理,研读省里刚发的新文件,准备在部门会上进行传达解读。
“通过学习,干部职工可以对照讲解内容补己短、修己薄,并结合群众办理社保事项的堵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调整。” 彭铃静表示,接下来她将带着干部职工们一起在学用成果高效转换上下功夫,让服务方向更贴近群众心声。
同时,为推进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服务要求,深化打造“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服务标准,县社保中心还全面实施“轮岗交流”,推动干部“良性循环”,择优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条线业务“一人多会”,确保做到“群众找,我能帮”。
以学促干强能力,学用结合增实效。下一步,县社保中心将继续在推进制度运行、提升群众服务等方面凝心聚力,全面升级社保大厅的软硬件设施,优化便民服务流程,广泛深入乡镇,让社保服务工作直达基层,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办事质效,推动社保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