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特刊

这份民生答卷有“厚度”更有“温度”(上)

——2024年我县十方面民生实事回顾

聚焦民生“小切口” 守护百姓“大健康”

□ 记者 舒旭影 张俊英

2024年,青田县卫生健康系统聚焦民生健康的“关键小事”,切实解决了市民就医的“心头大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县中医医院温溪院区,焕然一新的就医环境映入眼帘。自2024年12月底投入使用以来,该院区大大方便了温溪片区市民的就医需求。“之前看病基本要去县城,现在温溪有了新医院,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医生也都是县中医医院过来的,让我们很放心。”患者余路云对家门口的新医院赞不绝口。

“温溪院区从开诊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整体运行非常良好。医院已开放门急诊、住院、院前急救等医疗服务功能,病房床位基本已住满,得到了温溪片区群众的一致称赞。”县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海蛟表示。

除了县中医医院温溪院区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外,我县医疗卫生领域其他重大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目前,华侨医院新建工程已顺利开工建设,瓯南医疗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土建主体已结顶。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我县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院前急救是医疗救治的前哨。然而,青田部分偏远乡镇医疗资源薄弱、医疗水平有限,一直较难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2024年,县卫健局深化“1+2+8+N”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网络,建成海口镇、阜山乡卫生院急救站点,有效缩短了急救响应时间。

“上次我家亲戚身体情况危急,拨打了120,多亏家门口有了急救站点,救护车两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为急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阜山乡周宅村村民陈开伟回忆起不久前的经历,仍是心有余悸。

阜山乡卫生院院长季一璠介绍,阜山急救站点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服务范围覆盖阜山本地村庄,以及仁庄、章旦靠近阜山的区域。目前由县里统一派单,已经接到了30多单急救任务。

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急救站,共出车6709次,平均出车时间约1分23秒,主城区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9分12秒,非主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3分57秒,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2024年,县卫健局圆满完成了4项民生清单,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2025年,县卫健局将继续加强项目推进力度,计划完成华侨医院新建工程总工程量的30%,瓯南医疗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完成土建主体结顶,康复医院新建工程(社会资本投资)完成项目主体结构结顶,招商项目“田氏骨科医院新建工程”完成核准备案,积极谋划县人民医院“青田县侨胞诊疗中心综合楼”项目。

此外,县卫健局还将积极推进新时代县级强院建设,加强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县域院前急救建设,开好“智慧流动医院”,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办好民生“食”事 共享美好“食”光

□ 记者 邹 俊 陈柔妤

近年来,我县把保障百姓的饮食健康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打好食品安全“组合拳”,全心全意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伯温中学,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自学校被纳入中小学示范食堂名单以来,校方与市场监管局密切配合,把办好食堂作为创建学校品牌的有力抓手,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管理工作。

“我们学校从食材的验收、清洗、加工、配餐到餐具和各场所的清洗、消毒都实行严格管理,责任到人,并对食堂实施动态管理,提高饭菜质量,做到科学营养,减少食品浪费。”伯温中学高中部校长助理李照霞说。

2024年,县市场监管局细化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方案,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围绕校园食堂“硬件示范、色标示范、卡位示范、合同示范”要求完成伯温中学、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温溪实验学校等10家示范食堂建设,超额完成任务清单中“创建中小学‘示范食堂’5家”目标任务,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金朝红介绍,接下来,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对标省示范食堂创建标准,将工作向县内其余学校食堂进行延伸,拓宽食品安全的民生版图。

走进油竹菜市场,可以看到市场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丰富多样的农特产品吸引着群众前来光顾。“这个市场环境好,肉类、蔬菜价格也实惠,我喜欢来这里买菜。” 市民陈五令说。

油竹菜市场是县市场监管局打造百姓满意星级农贸市场的一个缩影。2024年,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2024年县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要求为根本遵循,规范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强对市场信息公示、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和消费维权等管理,推动农贸市场常态监管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油竹综合市场、船寮综合市场已于去年11月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并被评为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农贸市场。

“创建成功只是起点,我们将继续推动农贸市场标准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更幸福。”青田县市场开发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林勇说。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推动食品安全领域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为推动构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社会共治、齐抓共管的共治共享格局助力,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精雕”城市功能配套 以城市“生长”滋养宜居生活

□ 记者 叶佳霁

城市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民生的温度;每一项改建,每一个新规划,都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回顾2024年,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边角地、闲置地,如今已悄然“变身”,成为市民身边的口袋公园;天然气普及率的提升,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公共厕所的“智慧化”改造,更是让城市的文明形象焕然一新。曾经“急难愁盼”的问题正慢慢地消失,周围的生活环境润物无声般衍生着新变化。

在塔山大桥转盘绿地地下停车场及充电桩建设工程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施工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着各项工程。

塔山大桥转盘绿地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6858平方米,其中地上口袋公园的绿地面积为5199.8平方米,地下车位共计179个,包括充电车位65个。作为我县首个口袋公园+地下停车场项目,将一块边角料,赋予了多重民生功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跟着“倍增”。

而作为2024年县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一的县人民医院防洪堤公厕改造项目,也顺利完成了验收并投入使用。这座公厕紧邻青田咖啡之窗,因此在改造建设中特别融入了丰富的咖啡元素,增添了一份趣味与创意。“这个公厕很整洁,卫生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里面的新设备既干净又好看,还新增了热水洗手功能,冬天的时候用起来真是舒服多了。”市民陈先生在体验后赞叹道。

截至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水南火车站公厕、侨发大厦公厕、老大会堂公厕、人民医院防洪堤公厕(青咖公厕)、香溢晶座公厕等5座公厕建设,实现城区内公厕总数已达74座。此外,我县还计划以每年5-6座的速度对老旧公厕进行改造升级,让公厕成为城市文明的新亮点。

“我们主要是针对那些老旧、破小、漏水且功能不全的公厕进行装修改造和提升。在改造过程中,融入青田本地的元素,使公厕不仅更加美观实用,还增加了更多功能。”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兰伟东介绍。

与此同时,我县在天然气普及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累计新增天然气用户5525户,其中“液转天”用户达到了2166户。

随着这些民生实事各项细则的落地见效,青田县的民生清单正逐渐转化为一张张“幸福答卷”,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优化交通环境 助力美好出行

□ 记者 叶春笼 章晨阳

一年来,我县围绕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解决停车难以及完善公共充电桩等与群众交通出行相关的重点工作,聚焦便捷、安全、绿色出行,出实招、破难题,顺利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侨中社区华侨中学公交站牌前,不少社区居民正在等待前往县城的公交车。自从去年延伸了1路和11路公交车后,途径侨中社区的公交班次更加密集,这让群众的出行也更便捷。

“以前这个公交车是在外面路口,老人、小孩要坐公交很不方便。”油竹街道侨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吴小彪说,现在公交已经延伸到社区,包括侨中、侨旺,居民坐公交更加方便了。

新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是2024年交通民生实事中的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去年以来,县公交公司不断优化城区公交线路,将1路和11路公交车从原来的小口公交站延伸至小口综合站,有效方便了社区居民出行。此外,还优化了城乡公交线路38条,超前超额完成省市县的民生实事。

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客运与智慧交通科科长黄振元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关注群众出行堵点、难点问题,坚持把民生实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在解决群众出行的同时,我县把破解“停车难”问题也列入交通民生实事。去年,县城投公司积极谋划增设停车位360个,其中增设江南大道地下停车位184个,横石条、学士路、县府旁3个临时停车场共176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城区及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县城投公司工程建设二部部长蒋水说,接下来,针对县城内地下停车场短缺的现状,他们将加快建设塔山大桥、瓯江大桥转盘和侨博广场地下停车场,建成后2025年将新增700个地下停车位,同时把小区内闲置的空余车位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利用,通过错峰、共享、开放的创新模式,进行整合停车资源利用。

除了优化公交线路和解决停车难题,我县还将公共充电桩和停靠站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去年,全县新建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150个,超额完成基础目标任务50%;顺利完成青田之心、方山乡石前村、阜山乡朱岙村婚姻登记处、伯温中学等5个停靠站建设,为群众等车避雨提供了便利。

接下来,县交通运输局、县建设局、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还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交通领域问题、停车难问题以及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设等,急群众所难,办群众所需,进一步优化城乡公交路线路、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5G生活“加速跑” 便民服务暖人心

□ 记者 邹 俊

在百川润城5G基站点位,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水域监管摄像头安装,并进行设备维护,确保基站稳定运行。

自县委县政府将“新改建5G基站100座以上”纳入便民服务子项目以来,中国铁塔丽水青田分公司根据青田5G网络实际覆盖情况,逐步优化5G基站建设,重点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我们根据青田5G网络实际覆盖情况,和三大运营商及政府进行沟通协调,逐步优化5G基站建设方案,重点对全县自然村、小区、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等无良好信号覆盖区域进行5G基站建设,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通信优质顺畅。”中国铁塔丽水青田分公司项目经理陈泰屹说。

中国铁塔丽水青田分公司总经理柳俊峰介绍,基站作为5G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对于提升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5G基站改建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完成率100%,该项工作位列全市第一。

截至2024年11月底,累计新改建5G基站100座,进一步提升了我县通信信号覆盖率。如今,我县32个乡镇(街道)通信信号进一步增强,移动支付、视频通话、游戏娱乐等5G网络应用更加通畅,一个个基站提升了群众“满格”幸福感。

买菜是否方便,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在瓯南街道秀水名都24小时便民服务站内,一个个保鲜柜组成的智能果蔬生鲜自助售货机映入眼帘,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选购。“这样的店真不错,蔬菜便宜、种类又多,解决了我们买菜的大问题。” 正在选购商品的市民陈晓倩说。

智能生鲜柜能够利用智能控温技术保持商品新鲜度,并通过重力感应系统称重、计算价格,居民仅需通过微信、支付宝、青田一码通等软件,进行扫码开门、自由选购、关门自动结算三步即可完成整个购物流程。此外,为了让群众买得放心,所有商品均由青田菜篮子发展集团统一采购配送,售价均略低于市场,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补换。

2024年县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清单”中,提出要建设“24小时便民服务站”10个,旨在解决偏远小区和乡镇居民“买菜难”问题。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站点11个,这些站点配置智能自提柜总计116台,设置商品200-300种,已服务24390人次,真正将菜市场搬到了“家门口”,使偏远小区和乡镇居民都享受到同城、同质、同价的服务待遇。

青田菜篮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华杰介绍, 2025年菜篮子公司计划再添新力,新建10个便民服务站,从站点前期规划与选址、运营与服务等细微处着手不断优化改进,确保每一个站点都能精准对接群众的实际需求,让青田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便捷与温馨,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足感。

2025-02-17 ——2024年我县十方面民生实事回顾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28707.html 1 3 这份民生答卷有“厚度”更有“温度”(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