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特刊

缩小收入差距要做足“四篇文章”

林海波代表农业农村委的发言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34元、增长7.3%、全市第4,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65、全市第2。目前农民持续增收还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是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农民收入增速。2024年全县GDP增速6.3%,全市第7。宏观经济增长减缓,会影响就业及劳动报酬。

二是收入结构有待优化。2024年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分别为39.96%、18.49%、3.35%、38.20%,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偏低,收入结构需要继续优化。

三是三农政策助力增收力度有限。三农政策的效应释放,是拉动农民增收的宏观支撑。目前全县低收入群体还有9818户15689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自身创业发展十分困难,收入主要靠政府转移性收入。如低保金每年增长幅度远低于年度15%的增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省、市、县委明确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省委专门召开动员部署会和专题会议,为全省缩小“三大差距”,再一次吹响“冲锋号”,绘就“作战图”。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足增加经营性收入文章。持续深化青田杨梅等“土特产富”全产业链文章。抓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高集约经营效益。创新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激发联农带农作用。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务农致富积极性。

二、做足增加工资性收入文章。持续深化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加大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农民就业率。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让农民就近就业创业。相关部门做好农民就业服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做好增加转移性收入文章。适时完善扶持政策,适度提高补贴标准,改善补贴方式,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民更便捷享受政策红利。继续发挥省级结对帮扶等系列措施,发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作用,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四、做足增加财产性收入文章。持续实施“扩中提低”措施,激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盘活农村闲置房利用方式,鼓励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激活农村房地资产。

2025-02-21 林海波代表农业农村委的发言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30379.html 1 3 缩小收入差距要做足“四篇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