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我县各地飘起缕缕青团香。手工制作的清明果正以独特风味唤醒春天的味蕾。这道传统美食有甜、咸两种经典口味,馅料更是五花八门。在北山镇,村民们对春笋馅情有独钟,制作出的清明果软糯清新、咸香诱人,成为当地春日里别具风味的美食符号。
清晨6时,薄雾未散,北山镇泉山村的村民叶礼国家的灶间已氤氲着热气。新鲜剥壳的春笋切丝过水,与农家土猪肉、香菇丁、豆腐及萝卜丝汇于铁锅,经三个小时文火慢炒,咸鲜馅料渐次交融。
“为了制作清明果,我们前两天就开始准备了。提前去山上挖笋,把笋切好,配料也都配齐。”叶礼国介绍,馅料里面有豆腐、笋、肉、香菇,是青田人普遍喜欢的咸口味。
炒好馅料,做好果胚,便进入了制作清明果的关键环节。在农村,每到包清明果的时候,左邻右舍总会自发前来帮忙,大家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有的揉面团,有的包馅料,不一会儿,一个个圆鼓鼓的清明果就成型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叶礼国家的清明果凭借纯正的手艺,深受大家的喜爱,除了满足自家食用的需求,还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购买。
叶礼国笑着说:“今天用了米粉和艾草各15斤左右,大概做了300多个清明果。一部分放在这里售卖,还有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因为农村做出来的味道比较地道,很受客人喜欢。”
手工制作的清明果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季慧芷 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