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俊英 舒旭影
在幼儿教育领域,如何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亲近自然、释放天性,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不倦探索的关键课题。近年来,腊口镇中心幼儿园共同体以创新的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通过重新规划户外活动场地的功能性与场景设置,成功营造出个性化、多样化且生态化的亲自然户外活动环境,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充满“野”趣的崭新道路。
踏入腊口镇中心幼儿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活力四溢的自然乐园。园内绿树葱茏,小菜园、小果园、萌宠小舍与沙池土坡巧妙融合,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学习场域”。在这里,孩子们尽情投入自然的怀抱,亲手种植蔬菜,悉心喂养动物,专注观察昆虫,在野趣中肆意释放着天性。
在生活坊里,五彩斑斓的布料、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艾草、小巧精致的剪刀和针线整齐摆放。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全神贯注地裁剪布料,小心翼翼地将碎艾叶置于布中央,然后沿着布的边缘仔细缝合,完成一个个精美的香囊。而在另一处区域,孩子们正用自己亲手采摘的蔬菜制作窝窝头,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
大三班幼儿潘晨希兴奋地说:“我做香囊包,把香囊包封起来,然后把艾草装进去,可以驱蚊。”
大三班黄佩怡也开心地分享道:“今天我们做的是菠菜窝窝头,里面加了豌豆、菠菜,还有胡萝卜,都是自己种的,吃起来很好吃的,还很香。”
近年来,该园积极打造多样化自然游戏场域,精心创设了种子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坊、泥工坊等八大场馆,形成功能整合的一站式、无边界个性化学习中心。同时,巧妙结合“开垦节”“花草节”“丰收节”等特色活动,开展“谷雨前后,栽瓜种豆”“霜降挖番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二十四节气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幼儿节气课程。
“我们腊口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共同体的龙头园,我们巧妙地将室内外的环境进行了打通融合,精心打造了‘一园、四区、五坊、六馆、七场’这样非常具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场域。希望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教育真正地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腊口镇中心幼儿园保教副主任叶继慧表示。
不仅如此,该园还带领共同体内10所园所联合建立起了涵盖植物、动物、自然物等丰富类别的自然资源库,成立了共同体在线资源共享平台。各园所摸索打造适宜本园的自然探究区,形成一园一特色的自然场景。如祯埠园的祯埠小农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农耕的乐趣;海口园的自然工坊,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自然材料、进行创意制作的空间;舒桥园的百合探究区,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百合的生长习性和文化内涵。这些特色区域协同构建起了乡镇自然教育的生态圈,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