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刊

何道兵:毫厘之间 智造突围

在青田,有这样一位科技工作者。2005年,当第一台台湾自动化设备在何道兵面前划出完美弧线时,在广东模具厂磨砺了七年的他看到了未来的方向。怀揣两万元积蓄,他在温州出租屋开启了技术长征。研发首年,堆积如山的图纸填满了床底空间,接踵而至的失败没有击垮他的意志,反而淬炼出更坚定的决心。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技术追求,让首批自主研制的自动化设备不仅实现了效能超越台湾原产机型150%的突破,更以仅一半的价格优势,创造了自主研发设备返销台湾、远征日本的市场奇迹。而这位奇迹创造者就叫何道兵。

在温溪镇宏日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加工车间里,该公司负责人何道兵正在查看刚成型的自动化设备的配件,那道不足发丝直径的缝隙,正是他二十年来执着追逐的战场。0.01毫米的精度标准,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压铸行业从手工向自动化跃迁的见证。

何道兵带领的技术团队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反复推敲数百个零件的配合关系,电火花在0.01毫米公差范围内精准雕琢模具,激光传感器实时校准着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十二年间五代设备的持续迭代,40项发明专利的深厚积累,都在无声地诠释着一个制造业的真理:真正的科技创新从来不是灵光乍现的偶然,而是对千分之一毫米精度日复一日的执着追求。

这种对精度的极致追求,在手表表带生产设备的研发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客户要求将细小的销子精准插入四个孔位,产品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这严苛的要求意味着机器精度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研发初期,配件报废率居高不下,产品合格率始终在标准线下徘徊。何道兵带领团队日以继夜不断优化零件精度,最终交付的设备不仅将废品率从手工制作的6%降至千分之一,更将日产量从3000个跃升至3万个,用实际数据印证了他常说的那句话:“在制造业,精度和速度就是核心竞争力,提升质量与降低成本永远是客户的核心诉求。”

在何道兵的技术哲学中,持续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缺一不可。2014年入职的技术研发部主管胡旭日从实习生成长为技术骨干的历程,正是宏日科技人才培养理念的最佳体现。“何总不仅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更致力于为员工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胡旭日的评价道出了这家企业的独特文化。每月定期举办的技术分享会、完善的带薪培训制度,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如今,何道兵所在的宏日科技已发展成为我县科技创新企业的代表之一,拥有130余项自主专利,其中40多项为发明专利,2023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其自主研发的压铸取件机械手、机器人集成应用等产品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各类非标自动化设备,提供完整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何道兵目光坚定地展望未来:“2026年新工厂投产后,我们的产能将实现二到三倍的跨越式增长。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自动化设备中深度整合AI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具智慧的解决方案。”

陈柔妤 王晓蕾

2025-07-04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61580.html 1 3 何道兵:毫厘之间 智造突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