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血糖、测血压是日常,但很少有人知道,脚上有一个“天然健康报警器”——足背动脉,它的跳动与否,直接关系到下肢血管健康,甚至可能预警糖尿病足的风险。今天就带大家读懂这个“脚上信号”,早发现、早保护。
一、先搞懂:足背动脉到底是什么?
足背动脉是下肢动脉的重要分支,位置很好找:就在我们脚背上,内踝(脚踝内侧的骨性凸起)和外踝(脚踝外侧的骨性凸起)连线的中点,靠近大脚趾一侧。正常情况下,我们能摸到它规律的跳动,就像手腕上的桡动脉(摸脉搏的位置)一样,是下肢血液循环通畅的“信号灯”。
足背动脉负责给足背、脚趾等部位供血,一旦它的搏动减弱或消失,意味着下肢血管可能出现狭窄、堵塞,血液无法顺畅到达脚部——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二、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足背动脉?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长期受高血糖“侵蚀”,容易出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血管壁会逐渐变硬、变窄,甚至完全堵塞,而足背动脉作为下肢末端的小动脉,是最早“中招”的部位之一。
足背动脉搏动异常(减弱或消失),是糖尿病足的重要预警信号。如果不重视,后续可能出现:脚部发凉、发麻,走路时腿酸、乏力(医学上叫“间歇性跛行”);严重时脚部缺血缺氧,出现伤口后难愈合,甚至发生感染、坏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足”,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
更关键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脚痛、伤口不愈时再就医,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机。而摸足背动脉,是最简单、零成本的自我监测方法。
三、3步教你自己摸足背动脉,5分钟搞定
不用去医院,在家就能测,记住这3个步骤(建议每天晚上洗脚后检查):
1. 找位置:坐下或躺下,把脚伸直,先找到内踝和外踝,在两者连线的中点处,慢慢向大脚趾方向移动1-2厘米,按压皮肤(力度不要太大,以能感觉到跳动为宜)。
2. 判正常:如果能摸到清晰、规律的跳动,和手腕脉搏的力度、频率差不多,说明下肢血液循环基本正常。
3. 查异常:如果摸不到跳动,或跳动很弱(比手腕脉搏明显轻),甚至两只脚的跳动力度差别大(比如左脚强、右脚弱),一定要警惕,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下肢血管超声)。
注意:如果脚肿得厉害,可能会暂时影响触摸结果,等肿胀消退后再测。如果自己摸不准,也可以让家人帮忙,或下次复诊时让医生指导。
四、保护足背动脉,其实就是保护你的脚
关注足背动脉,本质是保护下肢血管和神经,这需要从日常习惯入手:
1.严格控糖:这是核心!血糖稳定了,才能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具体用药、饮食方案请遵医嘱,不要自行调整。
2.温水护脚:每天用37-40℃的温水洗脚(用手背或手肘试水温,避免烫伤),洗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尤其注意脚趾缝。
3.避免受伤:穿宽松、透气的鞋袜,不要光脚走路,剪脚趾甲时不要剪太秃,避免划伤皮肤;如果脚上有老茧、鸡眼,别自己用刀挖,找医生处理。
4.多做“养腿操”:每天踮脚尖10-15次,或缓慢散步10-20分钟(以不疲劳为度),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帮助维持血管功能。
最后要提醒大家:足背动脉的跳动,就像下肢健康的“晴雨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花5分钟摸一摸,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一步。别等问题出现才重视,从今天开始,关注你脚上的这个“报警器”吧!
青田县油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