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邹 俊 通讯员 陈爱军
“我现在住在镇里,户籍在小舟山,以前想要查下社保卡里的高龄补贴有没有打进来,都要回小舟山问,现在出门没几步就能办理,太方便了。”近日,市民邹爷爷恰巧路过温溪片便民便企服务中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看看能不能查询补贴发放情况,结果顺利办理了。
温溪片区“三乡”村民大多数居住在温溪镇内。在过去,他们办事总要回到乡里、村里,在山上奔波,一来一回便是半天。2023年,我县以“组团发展”深化“跨山统筹”,在温溪镇、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积极探索“大镇带小乡”片区组团发展改革。而在抱团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服务群众也是政府的核心使命。
化零为整“集中办”、化难为易“整合办”、化虚为实“智慧办”……为打造乡镇组团发展政务服务新样板,县政务办立足单位自身职责,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在温溪镇积极探索阵地共建共享、队伍共育共管、资源统筹配置的“大融合、一体化”公共服务片区统筹一体化格局,在镇区设立“乡事”服务窗口,建立“一张清单”,结合属地需求,梳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群众办件需求高的事项清单93项,让“三乡”群众都能在温溪镇享受 “一站式”通办服务的最大便利。
“我们结合群众跨乡混居、回乡办事路途远的实际,根据各乡镇的业务量和工作需求,通过组团模式,统筹人力物力资源,合理配置业务专员和窗口工作人员,实行联合办公、服务共享,全面惠及团内乡镇(街道)群众。”县政务办相关负责人陈爱军表示,2024年政务办还依托温溪片区创新经验,在2个大镇、7个主要乡镇(街道)设立“乡事”服务窗口,实现组团涉及的24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供给共享、产业法则统谋共赢、社会治理协同共治。
为了让群众有更好的办事体验,县政务办还结合丽水市花园政务大厅创建要求,因地制宜对组团后的政务大厅硬件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其中10个乡镇办事大厅全面翻新,10个乡镇大面积翻修,2个乡镇新建搬迁,并同步推进办事场所舒适化工程,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置,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贴心关怀。
“我们在办理业务等待的过程中可以看书喝水,感觉特别方便、特别温馨。而且我还注意到了,便民服务柜上有血压计、雨伞、水杯等物品,感觉像回到了家一样。入口处还有无障碍通道,可以方便家里的老人或者残疾人来办理业务。”山口镇山口村村民阮晓静说。
此外,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实现便民服务从“能办”向“易办”“快办”“好办”转变。县政务办聚焦企业、群众需求,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政务服务办事员”项目竞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政务服务水平和理论素养。截至目前全县138人取得证书,行政办事员持证率达65.71%。
县政务办陈爱军介绍,“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是近年新列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新职业。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直接面对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营商环境的改善和群众办事体验,“持证上岗”可以为经营主体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规范、专业的政务服务。
办好每一件“小事”,为群众幸福“加码”。县政务办以乡镇组团发展为契机,通过构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银行政务服务便利化专窗+村政务服务代办点”、开设“政务服务便利化专窗”、组建“金融政务专员+村镇党员志愿者”队伍、设立企业综合服务驿站等创新举措,打造具有青田特色的“政务服务+普惠金融”“特色+均等化”“侨企+侨商”等3个体系,并定期为偏远山区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优质的上门代办服务,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截至目前,累计办理 “政电银”业务14459件,办件量居丽水市第一;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解决涉侨服务事项80多项、提供线上咨询6万余次。
接下来,县政务办将持续发力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优化落实政务帮办代办服务,延伸便民服务触角,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服务于心、便民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