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苗

诗歌不除外

山口镇中九年级 傅凯琳

诗人瓦莱里说“诗舞蹈”,诗歌犹如心上的清风,穿过我的秘密森林,掀起碧波万顷,留下声声不息的跫音。

七年级那年仲夏,老师带着我们开始上第一节诗歌课,从夏日蝉鸣写到秋日收获,从冬日暖阳写到春日细雨,我们的目光走遍校园的四季,发现无数时光流转下的秘密。师说:“橘柚秋黄,杨梅夏紫,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色彩。”春分时节我们站在教学楼下看广玉兰花开,立夏时节我们站在花坛旁看青梅渐熟。秋风浅时树上枇杷黄亮,老师满心欢喜地摘了两颗,尝了尝才发现这无人问津的果子超级酸,在这样的诗歌课里我们常常笑作一团。

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竟也要写进诗歌里?考卷上的作文要求不是总写着“诗歌除外”吗?这些微末如浮尘的点滴,真的值得用文字记录吗?我曾百般不解。

直到我翻开我们家乡一位旅居西班牙的诗人叶建芬写的《雨季不打伞》,黑色封面上伫立着两座白色雕像,老师说那是千禧年她还在乡校读初中时作文获奖的奖品。诗集泛黄的扉页写着鼓励的话语,让人恍惚穿越回二十年前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书上说:“我/用我的脚步/精心丈量这一方热土”,想到诗人从一所镇小老师到后来穿云越海旅居海外,写诗想必给她带去许多安慰。序言里,好友将她和一百多年的美国诗人狄金森联系到了一起,她们笔下的诗歌都是那么纯真洁净。

是啊,狄金森与那方寸之间的书桌为伴,在孤独中写作三十年,她写下“希望长着翅膀/唱一曲无言的歌/永不停歇/永不”,她听到“希望”的鸟儿在心中歌唱。课桌上翻着老师收集了我们写了三年的诗歌而编写成册的《成为一片森林》,我似乎懂了。

彼时,我坐在明亮的窗前,握着笔,一字一句凿刻未来的序曲,艰难而坚定。曾经网课的日子,听不到课间的笑声,看不见同学们因一道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光阴静默,徒留我独自徘徊于所有墙壁之间。幸好,时间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是一道考题,也是一扇成长之门。诗人们能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和精神独立,我们也能在孤独中生长成美好的姿态。思考,让孤独变得充盈,独立,让孤独变得迷人。

那些曾经困惑过我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只要一根枝桠上还挂着一盏月亮,那么整片森林都会发光。当风吹过森林的时候,叶子和鸟儿都会飞上天空;当诗意拂过我的脸颊时,我的心就变成了一片挥着翅膀的叶子。考卷说,诗歌除外;但是在我的魔法森林里,诗歌怎能除外?

指导老师:陈 蝶

2025-03-31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40280.html 1 3 诗歌不除外 /enpproperty-->